(一)、连词。连接句子,表示连贯关系。犹言“如此,那么”或“那么”。
《诗·周南·关雎序》:“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繫之 周公 。” 唐 韩愈 《上兵部李四郎书》:“ 齐桓 举以相国, 叔向 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本》:“花一败而树随之,根亡故也。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
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
然 rán(ㄖㄢˊ)
(一)、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二)、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三)、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四)、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五)、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六)、古同“燃”。
则(則) zé(ㄗㄜˊ)
(一)、模范:以身作则。
(二)、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三)、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四)、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五)、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六)、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七)、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八)、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九)、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