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 印度 四种姓之一。属第四级,没有任何权利,仅从事“低贱”、“卑微”的劳动,或为高级种姓服役。其实际地位无异于奴隶。也称首陀罗。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戍陀罗,输句反。旧言首陀。谓田农宦学者也。此等四族国之大姓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四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穡。”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四曰戍陀罗,旧云首陀,为农民及奴身勤稼穡者。”
戍陀罗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ùtuóluó,意思是古印度四种姓之一。
戍 shù(ㄕㄨˋ)
(一)、军队防守:卫戍。戍边。戍守。
陀 tuó(ㄊㄨㄛˊ)
(一)、〔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二)、山冈。
罗(羅) luó(ㄌㄨㄛˊ)
(一)、捕鸟的网:罗网。
(二)、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三)、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四)、散布:罗列。
(五)、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六)、用罗筛东西:罗面。
(七)、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八)、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九)、同“脶”。
(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