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
词语解释
文化圈 cultural circle 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 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在一个文化丛相关的不同地带,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们就同属一个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文化圈是独立持久的,也可以向外迁移。一个文化圈之内的整个文化,包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个部分,如器物、经济、社会、宗教等。向外迁移的不仅是整体文化的个别部分,也可能是整个文化模式。 文化圈理论被后来的文化人类学家接受。美国学者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都认为,这个理论对于研究民族学和文化传播是很有价值的,人们可以从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那些民族中间,发现它们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北美学者在研究民族学时多用文化区域概念,而文化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狭小,文化圈包括较大的空间和经历持久的时间,使用这个概念便于作更深入的研究。详细解释 中华文化圈 现代中华文化圈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心,遍及周边的朝鲜、韩国、蒙古、琉球群岛、中南半岛国家、不丹、锡金、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区的大圈。现代中华文化圈是在古代中华文化圈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中华汉文化在东亚的领先地位、汉民族的外迁移、和中国中央王朝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册封,形成了隶属于中国的藩属国和藩属体系,几千年来传播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词语分字解释
- 文(wén)
文 wén(ㄨㄣˊ)
(一)、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二)、刺画花纹:文身。
(三)、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四)、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五)、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六)、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七)、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八)、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九)、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十)、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十一)、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十二)、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十三)、掩饰:文过饰非。
(十四)、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十五)、姓。
- 化(huà huā)
化 huà(ㄏㄨㄚˋ)
(一)、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 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二)、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三)、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四)、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五)、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圈(quān juàn juān)
圈 quān(ㄑㄨㄢ)
(一)、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花圈。圈套。画圈。
(二)、周,周遭:跑了一圈儿。
(三)、范围:势力圈。
(四)、画环形:圈阅。圈点。圈定。
(五)、划界,围住:圈地。圈闭。
文化圈相关词语(所含汉字:文 、化 、圈 )
文化圈相关成语(所含汉字:文 、化 、圈 )
文化圈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