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治,整治。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朝庭咸曰直,銓宗流品之奇,可谓振理风俗。” 宋 苏辙 《光州开元寺重修大殿记》:“非得贤长吏以时絜持而振理之,使其得其所愿,以相生养,则民至老死不见风俗之备。”
振理,汉语词语,读作“zhèn lǐ”,指救治,整治。
振 zhèn(ㄓㄣˋ)
(一)、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二)、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 xīng )。振振有辞。
(三)、古同“赈”,救济。
(四)、古同“震”,威震。
理 lǐ(ㄌ一ˇ)
(一)、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二)、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三)、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四)、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五)、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六)、古代指狱官、法官。
(七)、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