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候批覆。
《晋书·刘颂传》:“时 蜀 新平,人饥土荒, 颂 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 俭 旧尝诣闕奏事,时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臺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
(二)、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大人, 张鼎 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讞而从轻,死罪审録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
待报,是汉语词汇,出自《晋书·刘颂传》,解释为等候批覆。
待 dài(ㄉㄞˋ)
(一)、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二)、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三)、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报(報) bào(ㄅㄠˋ)
(一)、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二)、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
(三)、回答: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
(四)、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