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杀害。
《周礼·夏官·大司马》:“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史记·张丞相列传》:“而丞相司直 繁君 奏京兆尹 赵君 迫胁丞相,诬以夫人贼杀婢,发吏卒围捕丞相舍,不道。” 宋 苏轼 《狄咨刘定各降一官制》:“使民无所致其忿,至欲贼杀官吏。”
(二)、用作詈词。
《白雪遗音·马头调·买香烟》:“跥跥脚儿忙站起,駡声‘贼杀’无道理。”
贼杀,是汉语词汇,出自《周礼·夏官·大司马》,意思为杀害。
贼(賊) zéi(ㄗㄟˊ)
(一)、偷东西的人,盗匪:贼人。盗贼。贼赃。贼窝。
(二)、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
(三)、害,伤害: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四)、邪的,不正派的:贼心不死。
(五)、狡猾:贼溜溜。
(六)、副词,很:贼冷。贼亮。贼横( hèng )。
杀(殺) shā(ㄕㄚ)
(一)、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
(二)、战斗,搏斗:杀出重围。
(三)、消减:杀风景。
(四)、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
(五)、收束:杀价。杀尾。
(六)、勒紧,扣紧:杀车。
(七)、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