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艺不高明的工匠。亦用为对工匠的贬称。
《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 赵岐 注:“谓 王良 鄙贱之工师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梁工说》:“居士曰‘朽墙画墁,天下之贱工,而莫不有师’。”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三:“ 春秋 时,伶人贱工皆通於制作之意。”
(二)、低贱的工作。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二章:“古代各国,皆行奴隶制度,生产之业,视为贱工故。”
贱(賤) jiàn(ㄐ一ㄢˋ)
(一)、价钱低,与“贵”相对:贱卖。贱价。
(二)、旧时指地位卑下:贱民。贫贱。卑贱。微贱。
(三)、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贱姓。贱躯。贱内(妻子)。
(四)、骂人的话:贱人。
(五)、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贱。犯贱。
(六)、轻视:“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工 gōng(ㄍㄨㄥ)
(一)、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二)、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三)、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四)、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五)、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六)、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七)、〔工尺( chǐ )〕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八)、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