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 张耳 、 陈馀 的合称。二人始为好友,结为刎颈交,后以势利互相倾轧, 耳 斩 馀 泜水 上。故多用以为朋友凶终隙末之喻。
宋 范成大 《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尔自 秦 越 ,势利纷然皆 耳 餘 。” 陈去病 《有怀刘三钝剑亚子并苦念西狩无畏》诗:“不见 耳 餘 事,千古资譙訶。”
陈余,亦大梁人,好儒术。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余年少,父事耳,相与为刎颈交。……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得万余人来,皆壁余旁。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破章邯军。诸侯军及敢击秦军,遂虏王离。于是赵王歇、张耳得出钜鹿。与余相见,责让余,问张黡、陈释所在。余曰:「黡、释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
耳 ěr(ㄦˇ)
(一)、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 bèi )。耳垂。耳鬓厮磨( mó )。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二)、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三)、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四)、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五)、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六)、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余(餘) yú(ㄩˊ)
(一)、我:“余将老”。
(二)、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三)、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四)、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五)、农历四月的别称。
(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