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朝中的近侍次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先是 封川 李相 迁阁长,会有名郎出牧 九江郡 者,执辞之际,屡以文柄迎贺於公。”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 咸通 十三年, 卢庄 为阁长,都尉欲以知礼部, 庄 七月卒。”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今人呼中官之次者曰阁长。”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寄资官》:“内侍之职,至於干办后苑,则为出常调,流辈称之曰苑使。又进而干办龙图诸阁,曰阁长。”
阁长,古代朝中的近侍次官。
阁(閣) gé(ㄍㄜˊ)
(一)、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二)、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
(三)、小木头房子:阁子。阁楼。
(四)、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五)、古同“搁”,停止。
长(長) cháng(ㄔㄤˊ)
(一)、两端的距离:长度。
(二)、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三)、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四)、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