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 隐恤 ”。
(二)、亦作“ 隐卹 ”。哀怜抚恤。
《三国志·魏志·王修传》:“ 奉 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 脩 亲隐恤之。”《梁书·武帝纪上》:“及城开,帝并加隐卹,其死者命给棺槥。”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隐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ǐn xù,是指哀怜抚恤。
隐(隱) yǐn(一ㄣˇ)
(一)、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二)、伤痛:隐恻。
(三)、怜悯:恻隐之心。
恤 xù(ㄒㄨˋ)
(一)、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二)、救济:恤金。抚恤。
(三)、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