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簋盖
词语解释
虎簋盖hǔ guǐ gài 简介 虎簋盖,1996年在丹凤县发掘出土。 簋(guǐ,音鬼),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其型制为圆口,圈足。无耳或有两耳,也有四耳。方座,带盖。虎,是簋主人的名字。全器有盖而缺簋,盖有铭文,凡161字。 夏商周断代工程设立的“西周青铜器的分期研究专题”组,为了更加准确地推排出西周列王在位的年代年数,在全国已出土的60多件西周青铜器中,选取了年、月、纪时词语与日名干支四要素俱全的关键性器物五件(组),和一条古文献中的天象记录,以及《尚书》中的有关记载,建立起了推定西周王年的七个可靠坚实的支点。嗣后,其研究成果通过金文历谱的验证,又与西周考古14C测年结论相对照,发现两者所排出的列王纪年基本吻合。至此,西周列王年代的推算工作全部完成。 专题组选定的五件西周青铜器中,就有1996年在丹凤县发掘出土的虎簋盖。
词语分字解释
- 虎(hǔ)
虎 hǔ(ㄏㄨˇ)
(一)、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二)、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三)、古同“唬”,威吓。
(四)、古同“琥”,琥珀。
- 簋(guǐ)
簋 guǐ(ㄍㄨㄟˇ)
(一)、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 盖(gài gě hé)
盖(蓋) gài(ㄍㄞˋ)
(一)、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二)、伞:雨盖。
(三)、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四)、压倒,超过:盖世无双。
(五)、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
(六)、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
(七)、造(房子):盖楼。翻盖。
(八)、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盖闻”;②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虎簋盖相关词语(所含汉字:虎 、簋 、盖 )
虎簋盖相关成语(所含汉字:虎 、簋 、盖 )
虎簋盖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