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谓寄居异地。
唐 杜甫 《刈稻了咏怀》诗:“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唐 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 宋 陆游 《醉中长歌》:“人生未死贵适意,万里作客元非穷。”
(二)、作客商。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话説 徽州府 有一商人……专一走 川 陕 作客贩货,大得利息。”
(三)、去别人处做客人。
巴金 《灭亡》第七章:“她反而欢迎他常常到她底家里来作客。”
(四)、佣工,受雇者。
晋 葛洪 《神仙传·李八百》:“欲教授之,乃先往试之,为作客佣赁者。”《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 鲜卑 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寧,汝何为疾之?”
作客,拼音是zuò kè,指寄居在别处。拜访别家。出自《刈稻了咏怀》。
作 zuò(ㄗㄨㄛˋ)
(一)、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二)、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三)、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四)、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 è )。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五)、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六)、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七)、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八)、同“做”。
(九)、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十)、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
客 kè(ㄎㄜˋ)
(一)、外来的(人),与“主”相对: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
(二)、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客。客居。客籍。客死。
(三)、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客。乘客。客流量。
(四)、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客。政客。侠客。
(五)、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
(六)、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