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人屈服。
《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前汉演义》第三六回:“欲要 匈奴 臣服,只有和亲一策……这乃是不战屈人的长策呢。”
(二)、受委屈的人。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苗绅 贬 南中 , 崔相国 彦昭 其故人也,见而悯焉,呼 绅 至第而慰勉之曰:‘ 苗十 大是屈人!’”
(三)、蒺藜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屈 qū(ㄑㄨ)
(一)、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 qū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二)、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三)、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四)、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五)、姓。
人 rén(ㄖㄣˊ)
(一)、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二)、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三)、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按拼音查词语
按词语字数查询
按结构查词语
含数字词语
含十二生肖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