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 一圪垛 ”。亦作“ 一圪堵 ”。亦作“ 一各多 ”。亦作“ 一各都 ”。方言。犹言一大堆,许许多多。
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对面湾里一圪塔艾,虽然年轻心不坏。” 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煮了一圪垛钱钱,下了一圪垛米,路上搂柴了一了你。”钱钱,黑豆制食物,形如钱。 韩起祥 《刘巧团圆》:“ 刘媒婆 觉得脸上光采,说了一圪堵感谢的话才走。”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一场:“尔刻你们大家这一各多又来了,怕有什么暴露,我看咱们还是放个哨出去。”秧歌剧《栽树》:“七八月,杏儿桃儿梨儿果子都熟透,树枝上结下一各都。”
一 yī(一)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二)、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三)、全;满:一生。一地水。
(四)、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五)、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六)、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七)、乃;竞:一至于此。
(八)、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九)、或者:一胜一负。
(十)、初次:一见如故。
(十一)、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圪 gē(ㄍㄜ)
(一)、〔圪垯〕a.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泥圪圪”;b.小土丘,多用于地名(“垯”均读轻声)。
塔 tǎ(ㄊㄚˇ)
(一)、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佛塔。
(二)、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