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 萧拆鱼 ”。一种以蒿艾承托曝晒而成的干鱼。
三国 魏 曹操 《四时食制》:“萧拆鱼,海之乾鱼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鲍鱼》:“鲍,即今之乾鱼也,鱼之可包者,故字从包。《礼记》谓之薧,《魏武食制》谓之萧折,皆以萧蒿承曝而成故也。”
萧(蕭) xiāo(ㄒ一ㄠ)
(一)、即“艾蒿”。
(二)、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三)、〔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四)、〔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五)、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折 zhē(ㄓㄜ)
(一)、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鱼(魚) yú(ㄩˊ)
(一)、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