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 印度 。古 印度 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国》:“ 五印度 之境,周九万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佛法出 五印度 。”亦省作“ 五印 ”。 梁启超 《知耻学会叙》:“ 五印 毒物,天下所视为虺命为鴆,乃徧国种之,徧国嗜之。”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 唐 时因 印度 分为五部分,故称 五印 。”参见“ 五天竺 ”。
五 wǔ(ㄨˇ)
(一)、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二)、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印 yìn(一ㄣˋ)
(一)、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二)、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三)、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 fā )。
(四)、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五)、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六)、姓。
度 dù(ㄉㄨˋ)
(一)、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二)、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三)、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四)、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五)、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六)、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七)、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八)、能容受的量:气度。
(九)、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十)、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十一)、量词,次:一度。再度。
(十二)、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十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