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wǔ(ㄨˇ)
(一)、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二)、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三)、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 xíng )不数武。
(四)、姓。
校 xiào(ㄒ一ㄠˋ)
(一)、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二)、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三)、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暴 bào(ㄅㄠˋ)
(一)、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二)、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暴躁。暴跳如雷。
(三)、凶恶残酷的: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
(四)、横蹋,损害: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五)、鼓起来,突出:暴起青筋。
(六)、徒手搏击:暴虎冯( píng )河(喻有勇无谋)。
(七)、〔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
(八)、姓。
打 dǎ(ㄉㄚˇ)
(一)、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二)、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三)、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四)、拨动:打算盘。
(五)、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六)、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七)、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八)、写出,开出:打证明。
(九)、捆,扎:打包裹。
(十)、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十一)、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十二)、除去:打消。打杈。
(十三)、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十四)、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十五)、玩,玩耍:打球。
(十六)、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十七)、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十八)、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十九)、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二十)、自,从:打哪儿来?
学(學) xué(ㄒㄩㄝˊ)
(一)、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二)、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三)、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四)、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子 zǐ(ㄗˇ)
(一)、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二)、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三)、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四)、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五)、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
(六)、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七)、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八)、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九)、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十)、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十一)、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十二)、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十三)、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十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