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江大桥
词语解释
乌龙江大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乌龙江下游峡口处,是中国较早建成的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构桥。 乌龙江大桥-简介 乌龙江大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乌龙江下游峡口处,是中国较早建成的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构桥。 乌龙江大桥是一座T型钢构桥,飞架在闽江下游乌龙江古渡口上,北依福州郊区城门镇峡北村的清凉山,南接县境闽江乡峡南村的金牛山,是福厦公路的重要桥梁之一。这里江水因受清凉、金牛两山截阻,形成峡口,江面收缩,水深流急,又加濒临海口,风大浪高,潮差悬殊,向来视为“天堑”。 福厦公路通车几十年来都是依靠轮渡接渡车辆。为改善福厦公路交通条件,1970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建造乌龙江大桥,当年4月20日动工,1971年9月26日建成通车。 乌龙江大桥-设计特点 乌龙江大桥长552.22米,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25米,桥下通航净空按一般高潮位(+5.00米)时保持12.3米,桥面中心标高19.45米,全桥平坡,桥梁荷载汽车-26,拖车-100。大桥两端都有用白色花岗石砌成的桥头堡,桥两侧各有菱形图案装饰的钢管扶栏和13根凌空钢管灯柱,上装乳白色的路灯。 分跨为58+3×144+58(m),各刚构间采用33m简支挂梁连接。桥宽12m,采用8m宽双箱断面,两侧挑出悬臂板各1.25m。T构与桥台间采用6m长搭板连接。中部两个T构采用悬拼,两端T构采用悬浇施工。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最大水深达26m,潮差5m,并有正逆内两个流向,选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 该桥为4墩5孔应力钢构桥,全长548米,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25米。桥梁呈弓形,桥面没有坡度,桥下净高为12.3米,桥面中心标高为罗零19.45米,设计载重标准为汽—26、拖—100、人群荷载为200每平方米公斤。桥的两端各有一座白色花岗石砌成的桥头堡。桥的两侧分别有菱形图案的钢管扶栏和灯柱。桥位所在地水文地质异常复杂,江中两个墩位平均水深22米,水下30米深有砂砾复盖层,基岩犬齿交错,高低不平。 此种桥址复杂情况,超过武汉长江大桥,仅次南京长江大桥,但乌龙江大桥成功地处理了桥梁基础,4个桥墩中,江畔两墩采用浅埋式扩大基础,江中两墩为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在每天有两个正逆流向、潮差5米的情况下,由于采用围笼浮运、定位、管柱下沉以及插打钢板桩等技术,成功地完成桥墩工程。 乌龙江
词语分字解释
- 乌(wū)
乌(烏) wū(ㄨ)
(一)、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二)、黑色的:乌亮。乌云。
(三)、无,没有:化为乌有。
(四)、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五)、古同“呜”,呜乎。
(六)、姓。
- 龙(lóng)
龙(龍) lóng(ㄌㄨㄥˊ)
(一)、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二)、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三)、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四)、姓。
- 江(jiāng)
江 jiāng(ㄐ一ㄤ)
(一)、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 gān )(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二)、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三)、姓。
- 大(dà dài tài)
大 dà(ㄉㄚˋ)
(一)、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二)、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三)、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四)、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五)、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六)、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七)、时间更远:大前年。
(八)、〔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九)、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桥(qiáo)
桥(橋) qiáo(ㄑ一ㄠˊ)
(一)、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
(二)、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
(三)、古同“乔”,高。
(四)、古同“矫”,正,整。
(五)、姓。
乌龙江大桥相关词语(所含汉字:乌 、龙 、江 、大 、桥 )
乌龙江大桥相关成语(所含汉字:乌 、龙 、江 、大 、桥 )
乌龙江大桥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