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斯托克湖
词语解释
沃斯托克湖(英语:Lake Vostok,俄语:восток,又译福斯多克湖、复斯图湖、东方湖),是南极洲140多个冰下湖和地下水体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下湖。它位于南纬77° ,东经105°,距南极海岸线1500公里,海拔高度3500米。沃斯托克湖接近俄罗斯东方站的下方,在冰层表面之下4公里。 沃斯托克湖 - 地理 沃斯托克湖位于南极洲的东部,长约为250公里,宽约为50公里(在最长的点上),大约和五大湖中安大略湖的大小相等。沃斯托克湖被一个山脊分成两个主要的盆地,该山脊的深度约为200米。而两个盆地中,北方的盆地约深400米,南方的盆地约深800米。因为被沃斯托克湖分为两个盆地构造,所以科学家们认为,这两个独立生态系的化学、生物因子应该都不太相同。沃斯托克湖面积15,690平方公里。估计的湖水体积约为5400立方公里,且皆为未冻结的淡水。2005年5月,科学家在湖的中央发现了一座岛屿。 沃斯托克湖的平均水温为−3℃。使水在其凝固点以下还能以液态存在的原因,当前科学研究认为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来自地心的热力使湖底的温度上升,进而使水维持液态;厚重冰层造成的巨大压力使水的凝固点下降;厚实的冰层使湖水与南极地表寒冷的空气隔离。 沃斯托克湖 - 生态环境 沃斯托克湖是一个贫养的(缺少养分的)极端环境。湖水为氧气的过饱和溶液,浓度约为一般淡水湖泊的50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沃斯托克湖上方的沉重冰冠造成的压力。氧气及其他气体不只溶解在水中,还形成晶笼(clathrate)。晶笼是指溶于水中的气体分子,在水结冰时,被二十几个水分子所围成之正十二面体关起来的晶体结构。晶笼结构的外表看起来就像是冰块一般。这种晶笼只在高压环境,例如沃斯托克湖或深海形成,在一般压力下是不稳定的。因为这样,当水从沃斯托克湖被释放出来时,可能会像摇过的汽水一样喷出。 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有浓度如此之高的氧气。任何在此生活的生物必须要有应付高氧气浓度的能力。它们必须演化出特殊的构造,像是特殊的酵素,确保它们不被高浓度氧气影响。 沃斯托克湖的环境与木星的其中一个卫星——木卫二非常相似。假若能在沃斯托克湖中发现生物的存在,或许能够为“木卫二冰层下的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的争论提供有力的证据。 沃斯托克湖 - 发现 1
词语分字解释
- 沃(wò)
沃 wò(ㄨㄛˋ)
(一)、土地肥:沃土。沃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沃腴。肥沃。沃野。沃壤。
(二)、灌溉,浇:沃田。沃盥。如汤沃雪。
(三)、光盛,丰美:沃沃。
(四)、姓。
- 斯(sī)
斯 sī(ㄙ)
(一)、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二)、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三)、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四)、古同“厮”,卑贱。
(五)、古同“澌”,尽。
(六)、姓。
- 托(tuō)
托 tuō(ㄊㄨㄛ)
(一)、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托着下巴。
(二)、陪衬,铺垫:衬托。烘托。
(三)、承着器物的东西:托盘。
(四)、寄,暂放:托身,托售。托儿所。
(五)、请求、帮助:请托。恳托。
(六)、借故推诿躲避:推托。假托。
(七)、依赖:托福。托庇。
(八)、委任:托付。委托。
(九)、压强单位。
- 克(kè)
克(剋) kè(ㄎㄜˋ)
(一)、能够:克勤克俭。
(二)、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三)、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四)、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五)、消化:克食。
(六)、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七)、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湖(hú)
湖 hú(ㄏㄨˊ)
(一)、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
(二)、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湖。湖广。
(三)、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湖笔。湖绉。
沃斯托克湖相关词语(所含汉字:沃 、斯 、托 、克 、湖 )
沃斯托克湖相关成语(所含汉字:沃 、斯 、托 、克 、湖 )
沃斯托克湖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