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节
词语解释
乌龙节是“错的最帅的一天”,节期在每年5月6日,因为“乌龙”与“56”谐音,故因此得名。人们在乌龙节这一天通过搞怪、反串角色等形式释放压力,并传递快乐、积极的情绪给他人,以祝福身边的朋友拥有一年的快乐。详细解释 节日起源 乌龙节普遍说法是,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秋,负责将诏书装在盒子里,用绳子吊着从承天门缓缓放下去的祥哥善讲笑话。一天祥哥忙着与同僚一起大说笑话,不小心降旨时绳子断了,装诏书的盒子摔坏了,乌黑了诏书。 御史参劾其将“嘻哈搞怪,以致真龙御诏成乌”,要求将此人治罪。但皇上甚是喜爱其笑话,免其死罪,命其出家开先寺思过,因其污了真龙御诏,大家给他起了个诨号“乌龙”。 一日,乌龙夜宿开先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佛祖命他日后天天为寺外劳作的农人讲笑话以解饥饿和徭役所带来的痛苦,乌龙从此以后天天出庙门为四方农人讲笑话排遣抑郁逐渐被大家熟知,其受佛祖托梦一事也不胫而走,恰逢时临五月播种季节,乌龙又与“56”谐音从此五月六日被称为“乌龙节”。 节日习俗 旧社会科技还不发达时期,人们过乌龙节约上几位多日不见的好友在家中一边喝酒一边叙往日友谊,并将近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糗事作为笑话互相讲述,以博取大家一乐更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即使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好友也会因各种原因无法相见,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很大又无法面对面向好友表达的情况下利用手中各种通信方式与好友联络,发送快乐。 娱乐方式 发送祝福:将“快乐”为主题以信件、手机短信、问候等形式发送给亲朋好友 行为表现:人们在这一天行为搞怪,穿衣别具一格与自己的行业相差很大。 文化内涵 “乌龙”原意为“搞错了而娱乐了大家",其本质代表着一种“阴差阳错的人生快乐”,其中蕴含了“祸福相依、否极喜来”的古老东方哲理,今天“乌龙”一词已成为”中国式幽默的代名词。 “乌龙”是“乌龙文化”的核心要素。乌龙文化是90年代后期兴起的娱乐文化,乌龙文化倡导乐观、积极
词语分字解释
- 乌(wū)
乌(烏) wū(ㄨ)
(一)、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二)、黑色的:乌亮。乌云。
(三)、无,没有:化为乌有。
(四)、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五)、古同“呜”,呜乎。
(六)、姓。
- 龙(lóng)
龙(龍) lóng(ㄌㄨㄥˊ)
(一)、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二)、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三)、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四)、姓。
- 节(jié jiē)
节(節) jié(ㄐ一ㄝˊ)
(一)、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二)、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三)、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四)、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五)、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六)、礼度:礼节。
(七)、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八)、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九)、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十)、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十一)、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十二)、姓。
乌龙节相关词语(所含汉字:乌 、龙 、节 )
乌龙节相关成语(所含汉字:乌 、龙 、节 )
乌龙节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