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信访
词语解释
网上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信访部门构建在互联网上的信访平台向党委和政府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网上信访是非常便捷的信访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它的信访成本是最低的、速度是最快的,是传统信访方式的重要补充。它具有便捷、高效、经济的诸多特点,只要是实名信访,无论是投诉还是建议,批评还是举报,只需安坐家中轻点鼠标就能轻松解决。详细解释 背景资料 信访是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在中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设有信访机构,而乡、镇一级也建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乡、镇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 信访是中国特色的,它从另一个通道满足了群众的利益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与公民直接坐到政府机关门前“上访”相比,“网上信访”符合当前“低碳”新理念。对于当事人来讲,“网上信访”降低了经济支出的同时也减轻了车马劳顿之苦;而对于整个社会资源来讲,“网上信访”显然更是一个“低碳”新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社会成本。理论上,“网上信访”应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技术上的革新,是表象;人的革新,才是根本。 特点 一是投诉内容和处理结果公开透明。 二是信访成本低廉。 三是反映诉求方便简单。 四是办理过程及时快捷。五是更有利于党委政府掌握信访动态,辅助决策。 受理范围 一、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物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二、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三、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信阳市各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的职务行为; 四、信阳市各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五、其他属于信阳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内应当受理的信访事项。 注意事项 一、严禁有任何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严禁利用本网站发布、传送、分发、储存危害国家安
词语分字解释
- 网(wǎng)
网(網) wǎng(ㄨㄤˇ)
(一)、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鱼网。网罗。网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网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
(二)、形状像网的东西:电网。发网。
(三)、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网点。通信网。天罗地网。
(四)、用网捕捉:网到一条大鱼。
(五)、像网似的笼罩着:眼睛里网着红丝。
- 上(shàng shǎng)
上 shàng(ㄕㄤˋ)
(一)、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二)、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三)、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四)、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五)、去,到:上街。
(六)、向前进:冲上去。
(七)、增加:上水。
(八)、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九)、涂:上药。
(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十一)、拧紧发条:上弦。
(十二)、登载,记:上账。
(十三)、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十四)、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十五)、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十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信(xìn shēn)
信 xìn(ㄒ一ㄣˋ)
(一)、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二)、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三)、崇奉:信仰。信徒。
(四)、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五)、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六)、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七)、同“芯2”。
(八)、姓。
- 访(fǎng)
访(訪) fǎng(ㄈㄤˇ)
(一)、向人询问,调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
(二)、探问,看望: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网上信访相关词语(所含汉字:网 、上 、信 、访 )
网上信访相关成语(所含汉字:网 、上 、信 、访 )
网上信访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