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露,显现。
《汉书·王莽传上》:“藉假遗詔,频用赏诛,先除所惮,急引所附,遂诬往冤,更徵远属,事势张见,其不难矣。”
(二)、望见,看见。
《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説 王婆 却才开得门……张见 西门庆 从早晨在门前踅了几遭,一径奔入茶房里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把箱中带来的金银杯觥之类,拿出与 王氏 欢酌,却被船家后舱头张见了,就起不良之心。”《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牛浦 不敢进去,老和尚在里面一眼张见,慌忙招手。”
张(張) zhāng(ㄓㄤ)
(一)、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二)、商店开业:开张。
(三)、拉紧:紧张。张力。
(四)、扩大,夸大:夸张。
(五)、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六)、料理,应酬:张罗。
(七)、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八)、看,望:张望。
(九)、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十)、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十一)、姓。
见(見) jiàn(ㄐ一ㄢˋ)
(一)、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二)、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三)、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四)、(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五)、会晤:会见。接见。
(六)、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七)、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