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子·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 匠伯 不顾,遂行不輟。弟子厌观之,走及 匠石 ,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后因以“櫟散”比喻无用之材。多作为谦词。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戴逵 《闲游赞》:“櫟散之质,不以斧斤致用。”《魏书·宗钦传》:“伊余櫟散,才至庸微。遭缘幸会,忝与枢机。”
栎(櫟) lì(ㄌ一ˋ)
(一)、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橡”;通称“柞树”。
散 sàn(ㄙㄢˋ)
(一)、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二)、分布,分给:散布。散发( fā )。天女散花。
(三)、排遣:散心。散闷( mèn )。
(四)、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