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 摸棱 ”。谓处事态度依违,不明确表示可否。
《旧唐书·苏味道传》:“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貽咎谴,但摸稜以持两端可矣。’”世因称 苏 为“苏摸稜”或“摸稜宰相”。摸,用同“ 模 ”,今谓“模稜两可”,本此。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改官匪难,当别有骤进用,径入侍从行缀矣。然反覆不常,惟畏慎作摸棱态过当,卒致身辅相。”
(二)、见“ 摸稜 ”。
摸 mō(ㄇㄛ)
(一)、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摸他的头。
(二)、用手探取、寻找:摸鱼捞虾。
(三)、揣测,试探:摸底。摸索。
(四)、暗中行进,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哨。摸黑儿。
棱 léng(ㄌㄥˊ)
(一)、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棱角。瓦棱。棱椎(多面体的一种)。三棱镜。模棱两可。
(二)、神灵之威,威势:威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