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 抄札 ”。查抄没收。
《元典章·刑部五·烧埋》:“原抄扎人口内有苦主之家……烧埋银五十两就便给付苦主收管外,无苦主之人不须徵埋,所据原抄札到官各家财产等物,尽行分付原主收係宁家。”《水浒传》第五八回:“把 慕容 知府一家老幼尽皆斩首,抄扎家私,分俵众军。”《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兇身俱已身死,将家私抄扎入官。”
chāo zhā ㄔㄠ ㄓㄚ抄扎亦作“ 抄札 ”。查抄没收。《元典章·刑部五·烧埋》:“原抄扎人口内有苦主之家……烧埋银五十两就便给付苦主收管外,无苦主之人不须徵埋,所据原抄札到官各家财产等物,尽行分付原主收系宁家。”《水浒传》第五八回:“把 慕容 知府一家老幼尽皆斩首,抄扎家私,分表众军。”《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凶身俱已身死,将家私抄扎入官。”
抄 chāo(ㄔㄠ)
(一)、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二)、搜查而没收:抄没( mò )。抄家。抄斩。
(三)、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四)、同“绰”2。
扎 zā(ㄗㄚ)
(一)、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二)、把儿,捆儿:一扎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