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语。指宇宙本体,亦指成佛的境界。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荫法云於真际,则火宅晨凉。” 李善 注:“《维摩经》曰:‘同真际,等法性,不可量。’ 僧肇 曰:‘真际,实际也。’” 唐 李邕 《大唐泗洲临淮县普光王寺碑》:“消一无於太常,越诸有於真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六章第一节二:“﹝ 道安 ﹞把无说成‘本’、‘真’,有说成‘末’、‘俗’,要人们把心思放在虚无上,崇本息末,达到等本末、均有无的‘真际’,也就是所谓佛的境界。”
(二)、真义;真谛。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与方书数语,最得古文真际。”
zhēn jì ㄓㄣ ㄐㄧˋ 真际(真际)真际zhēnjì[reality; truth] 真切的道理,真实情况空谈有余,真际不足重真际,忌空泛
真 zhēn(ㄓㄣ)
(一)、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二)、确实,的确:真好。真正。真切。
(三)、清楚,显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四)、本性,本原:纯真。天真。
(五)、人的肖像:传( chuán )真。写真。
(六)、汉字的楷书:真字。真书。真草隶篆。
(七)、姓。
际(際) jì(ㄐ一ˋ)
(一)、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际。天际。春夏之际。
(二)、彼此之间:校际互助。人际关系。
(三)、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际。
(四)、当,适逢其时:际此盛会。
(五)、交接,接近:善于交际。
(六)、遭遇(多指好的):遭际。际遇。
(七)、中间,里边:胸际。脑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