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谀奉承的人。
《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邢昺 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屏去声色,放远善柔,亲近贤达,远览古今,凡此者勤之实也。”
(二)、指阿谀奉承。
明 李贽 《答李如真》:“便佞者,善柔者,皆我之损,不敢亲也。”
(三)、犹软弱。
《后汉书·梁商梁冀传赞》:“ 商 恨善柔, 冀 遂贪乱。” 李贤 注:“善柔,失刑狱之道也。”
善 shàn(ㄕㄢˋ)
(一)、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二)、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三)、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四)、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五)、熟悉:面善。
(六)、办好,弄好:善后。
(七)、擅长,长( cháng )于:善辞令。多谋善断。
(八)、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
(九)、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
(十)、容易,易于: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十一)、姓。
柔 róu(ㄖㄡˊ)
(一)、植物初生而嫩:柔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
(二)、软,不硬:柔软。柔韧。柔嫩。柔滑。
(三)、软弱,与“刚”相对:柔懦。柔弱。刚柔相济。
(四)、温和:柔顺。柔和。柔曼(柔和妩媚)。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