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墩

词语解释

拼音:gǔ dūn 解释:鼓墩又名“绣墩”,“坐墩”。因它仍保留着鼓的形状,故名。属于高坐具椅凳类,历来多为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一般在上下彭牙上也做两道弦纹和鼓钉,保留着蒙皮革,钉帽钉的形式。而这种圆凳一般都是女子所坐,由于爱美的女子常常在座椅上装饰自己所绣的丝织物,在它上面覆盖一方丝绣织物,故又名绣墩。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其中绣墩造型如鼓,外用锦缎一类织物覆盖,借以增其华丽。

词语分字解释

  • (gǔ)

    gǔ(ㄍㄨˇ)

    (一)、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二)、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三)、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四)、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五)、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六)、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 (dūn)

    dūn(ㄉㄨㄣ)

    (一)、土堆:土墩。

    (二)、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座儿:桥墩。菜墩(切菜用的砧类器具)。树墩。

    (三)、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

    (四)、古同“蹲”。

鼓墩相关词语(所含汉字: )

鼓墩相关成语(所含汉字: )

鼓墩其他相关

按拼音查词语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2024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