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书院

词语解释

孔林书院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雄市的一所古书院,创建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年),至明成化后日渐衰落。它是南雄州的第一所书院,也是岭南第一所书院,其创办之早在全国亦名列前茅。孔林书院的创办者是孔子第四十一代孙孔闰。他是广东唐代38名进士之一,也是浈昌县(今南雄市)举进士的第一人。 孔林书院 - 简介 孔林书院位于距离广东南雄市区30多公里的平林村,这里是孔子后裔村,是岭南孔氏的发源地。村中孔氏的先祖在五代十国时期,为躲避战乱而隐居于此。孔林书院由孔子后裔孔闰创办,是岭南最古老的书院。 孔林书院建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建成后对岭南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但由于孔林书院属民办书院,生源主要来自附近村庄,财力也只得孔氏一家资助,得不到官府扶持,再加上地处偏僻山区,自明成化以后,南雄先后有官办书院四间,都在南雄城内,孔林书院相形之下日渐式微而终废。 2012年,100多名来自广州、肇庆、佛山、南海等地的孔子后裔齐聚平林村,共同商讨拟修复北宋孔林书院。[1] 孔林书院 - 创建者 孔林书院的创办者是孔子第四十一代孙孔闰。他是广东唐代38名进士之一,也是浈昌县(今南雄市)举进士的第一人。 据南雄孔氏族谱和南雄州志记载:孔闰,字怀清,生于唐禧宗甲午元年(874年)五月初日。孔闰幼聪嗜学,涉猎经史,为景福元年壬子科举人,癸丑连捷进士及第。后值五代乱离,历登显宦,官至朝散大夫,迁袁州刺史。后以海内骚乱,不屑就职,因寓居吉州泰和县石禾场十年。宋太祖建隆庚申元年(960年)挚家归隐南雄府平林村祖居,壬戌三年创建孔林书院,装塑圣祖遗像,买田五十五亩,地名陇头,收租为春秋设奠之需。孔闰年九十一卒于宋太祖干德甲子二年十一月二十日(964年)。 孔闰墓仍存,在双坑大兰羊角岭冲天凤形山半山腰。墓为半圆拱形,用红砂质岩条石砌叠而成,高1.7米,宽1.6米。墓碑为后人重立,碑高80厘米,宽40厘米,刻有“孔闰墓”三字。 孔林书院 - 建筑格局 据史料介绍,孔林书院面积约800平方米,为三进,后进为大成殿,内供孔子塑像,有东西两庑,中进为大成门,前进为书院的大门,四周有围墙。历时260多年后,南宋绍兴年间,四十七代孙孔振玉重修书院,规模有所扩大,大成殿由一层升为两层。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建筑已经无存。 古时书院有夫子厅,内供孔子像。每年州县官员都要来此祭孔,轿马成行,甚为庄重

词语分字解释

  • (kǒng)

    kǒng(ㄎㄨㄥˇ)

    (一)、小洞,窟窿: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二)、很:孔急。孔武有力。

    (三)、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四)、姓。

  • (lín)

    lín(ㄌ一ㄣˊ)

    (一)、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二)、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三)、姓。

  • (shū)

    书(書) shū(ㄕㄨ)

    (一)、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二)、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三)、文件:证书。说明书。

    (四)、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五)、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六)、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七)、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八)、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 (yuàn)

    yuàn(ㄩㄢˋ)

    (一)、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墙。庭院。

    (二)、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院。医院。戏院。

孔林书院相关词语(所含汉字: )

孔林书院相关成语(所含汉字: )

孔林书院其他相关

按拼音查词语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2025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