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经济
词语解释
低水经济是指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技术创新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和需求,以达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甚至实现脱水的发展方式。 低水经济-简介 所谓的“低水经济”,与已有的“节水经济”并不相同。低水经济是指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技术创新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和需求,以达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甚至实现脱水的发展方式。北京市2009年市区的最高日供水量是278.8万立方米,而2010年的夏天尚没过完便已经打破了这个记录,市区日供水量达到286万立方米。供水量增加在于人口增加。 低水经济-现状 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 北京市的水资源压力正在逐步逼近极限。 缓开缓闭低水损止回阀 ... 极限边上的城市 第十水厂的规划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但几经辗转直到2010年才真正付诸实施。因水源方面经过几次变动,主要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状况发生了变化,致使整个项目必须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十水厂曾计划于2008年开始建设,至2010年建成投产。2010年也正是南水北调输送长江水到北京的时间。但“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许多经济社会因素发生了变化”,使送水进京的时间推迟到2014年。 南水北调送水进京的时间,不仅关系到配套工程的日程安排,还关系北京市整个水资源的供给状况。这迫使北京将对现有水资源的应用推向极限。 目前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为210立方米,是中国年人均水资源的1/10,是世界年人均水资源的1/40。 由于北京市在节水方面的措施和力度,在工业、农业方面的用水量都有所下降;而生活用水方面也不能说是节水不奏效,但是人口增长得太快。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近日,北京市政协《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披露,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 与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形成对照的是,北京市本地现有的供给水源日益紧张。 密云和官厅两个水库是北京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二者设计库容均超过40亿立方米。但近年两个水库的库容仅维持在10亿立方米左右。 地表水供给紧张的情况下,地下水也成了北京重要的水源。但地下水超采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显现。与60年代相比,北京的地下水大致减少了106亿立方米。 在这种情况下,
词语分字解释
- 低(dī)
低 dī(ㄉ一)
(一)、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二)、矮短:身材低矮。
(三)、细小,沉重:低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低吟。
(四)、程度差:低级。低能。眼高手低。
(五)、卑贱:低贱。低首下心。
(六)、等级在下的:低俗。低档商品。
(七)、价钱少:低价出售。
(八)、俯,头向下垂:低头从事。
- 水(shuǐ)
水 shuǐ(ㄕㄨㄟˇ)
(一)、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二)、河流:汉水。湘水。
(三)、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四)、液汁:水笔。墨水。
(五)、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外水。肥水。
(六)、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七)、姓。
- 经(jīng)
经(經) jīng(ㄐ一ㄥ)
(一)、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二)、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三)、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四)、治理,管理: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五)、通过: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六)、禁受: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七)、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八)、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经脉。经络。
(九)、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经。曾经。
(十)、缢死,上吊:自经。
(十一)、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经。经血。
(十二)、古同“京”,数目。
(十三)、姓。
- 济(jì jǐ)
济(濟) jì(ㄐ一ˋ)
(一)、渡,过河:同舟共济。
(二)、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三)、补益:无济于事。
低水经济相关词语(所含汉字:低 、水 、经 、济 )
低水经济相关成语(所含汉字:低 、水 、经 、济 )
低水经济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