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老师
词语解释
教育部严禁再聘代课人员 合格代课老师可转正 代课老师-概述 代课教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从2010年教育部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偿,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代课老师-历史现状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没有任何“名分”,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代课教师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总体而言代课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教学水平不高,长期任教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代课教师退出历史舞台,是中国在2010年之前实行全面义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教育部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问题,吕玉刚表示,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随着各地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代课老师-存在原因 王安治来到他曾经代课的学校但他已不属于这里 1、代课教师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2、代课教师长期存在本身就表明了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在西部某地,如果所有教师都吃财政饭,将占去财政收入的80%以上,成为当地财政无法承受之负。考虑到一个在编教师的待遇可以养七八个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也就成为了一种现实的选择。 3、代课教师一般分布在高寒地区、山区和贫困地区,是正式教师不愿去的地方,代课教师离去后的衔接将因此更为困难。 代课老师-退出讲台 2009年底前后,为了优化教师队伍,中国存有代课教师的绝大部分地区将进行最后的清退。代课教师这一称呼即将成为历史。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了解决偏远地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的困难,代课教师们以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蜡烛精神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为了顺应趋势他们将回归田埂,又在以
词语分字解释
- 代(dài)
代 dài(ㄉㄞˋ)
(一)、替: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
(二)、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 dāng )代。年代。
(三)、世系的辈分:下一代。
(四)、姓。
- 课(kè)
课(課) kè(ㄎㄜˋ)
(一)、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二)、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三)、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四)、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五)、使交纳赋税:课税。课役。
(六)、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课。
(七)、迷信占卜的一种:起课。
- 老(lǎo)
老 lǎo(ㄌㄠˇ)
(一)、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二)、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三)、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四)、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 wéi )。
(五)、晚年:老年。老境。
(六)、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七)、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八)、原来的:老地方。
(九)、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十)、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老大。老鹰。老倭瓜。
(十一)、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十二)、死的讳称:老了。
(十三)、〔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十四)、姓。
- 师(shī)
师(師) shī(ㄕ)
(一)、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 hào )为人师。
(二)、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三)、效法:师法古人。
(四)、榜样:师范。
(五)、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六)、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七)、军队:会师。出师。
(八)、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九)、一国的首都:京师。
(十)、姓。
代课老师相关词语(所含汉字:代 、课 、老 、师 )
代课老师相关成语(所含汉字:代 、课 、老 、师 )
代课老师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