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埋没;消失。
《晋书·忠义传·嵇含》:“悼大道之湮晦,遂含悲而吐曲。” 宋 陆游 《除删定官谢丞相启》:“声名湮晦,衣食空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周益公词科旧稿跋》:“惜乎后嗣无闻,遗墓湮晦,已作燔尸之所。” 清 曾国藩 《<孟子要略>序跋》:“然如 许叔重 《五经异义》、 余隐之 《尊孟辨》之类,皆湮晦数百年矣。”
湮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ān huì,是指埋没;消失。
湮 yān(一ㄢ)
(一)、埋没:湮灭。湮没( mò )。
(二)、淤塞,堵塞:“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晦 huì(ㄏㄨㄟˋ)
(一)、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
(二)、夜晚:晦明。风雨如晦。
(三)、昏暗不明: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
(四)、不顺利,倒霉: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