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吉祥寺
词语解释
北吉祥寺běi jí xiáng sì 北吉祥寺,位于陵川县城西15公里礼义镇西街村。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北宋太平兴国、元代至元及明、清各代均屡有修建。寺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左右廊庑等。前殿、中殿均为宋代遗构,尤其是中殿,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建筑手法古朴,保留了更多的北宋风格。后殿为明代建筑。寺内还存有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至明、清时期碑刻多块。寺院布局严谨,规模较大,是一处保存基本完好且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遗构。详细解释 简介 地址:陵川县城西15公里礼义镇西街村 建筑年代:宋至清 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宋太平兴国、元至元和明洪武、天顺、成化年间及清代均屡有修建。现存建筑前殿、中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明、清重建。 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 前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施隐刻栱。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顶三彩琉璃吻兽,并留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烧造题记。 中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后檐四铺作出单抄,补间斗栱为隐刻装饰。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顶黄绿琉璃剪边,方心点缀。 后殿为明代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两厢建筑构造简单,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式布灰瓦顶。寺内碑碣数通,记录了寺史历史沿革和修建情况。 历史沿革 北吉祥寺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宋、元、明、清历代屡有修缮。寺院布局严谨,规模较大,是一处保存基本完好且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遗构。原名什柱院,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重新赐额为“北吉祥院”,后代屡有修葺扩建,形成了坐北朝南、集多处不同历史信息的建筑群。现有房屋共66间,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1996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语分字解释
- 北(běi bèi)
北 běi(ㄅㄟˇ)
(一)、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二)、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 吉(jí)
吉 jí(ㄐ一ˊ)
(一)、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吉利。吉祥。逢凶化吉。吉光片羽(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二)、吉利的日子:择吉。
(三)、善,贤,美:吉人(善良,有才德的人)。吉人天相。
(四)、中国吉林省的简称:吉剧。
(五)、姓。
- 祥(xiáng)
祥 xiáng(ㄒ一ㄤˊ)
(一)、吉利:祥和。祥瑞(吉祥的征兆)。不祥。吉祥。
(二)、吉凶的预兆:祥麟。祥云。
(三)、姓。
- 寺(sì)
寺 sì(ㄙˋ)
(一)、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二)、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 guàn )。
(三)、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北吉祥寺相关词语(所含汉字:北 、吉 、祥 、寺 )
北吉祥寺相关成语(所含汉字:北 、吉 、祥 、寺 )
北吉祥寺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