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西塔尔

词语解释

拼音:hú xī tǎ ěr 简介 胡西塔尔,原称“艾西塔尔”。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胡西塔尔维吾尔语“胡西”是“非常悦耳好听”。“塔尔”意为琴弦,合起来即“悦耳的琴弦”之意,久已失传。久已失传,近年复苏,形似曼多林,音色脆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胡西塔尔20世纪70年代吐鲁番著名维吾尔族器乐演奏家、乐器制作家吐尔逊江经改革制成了胡西塔尔,使古乐器重获新生。 胡西塔尔源于新疆皈依怫教时期的回鹘乐器艾西塔尔(波斯语,意为8 根琴弦),其外形与古代印度、尼泊尔一带流行的“萨朗济”非常相像。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和小提琴同出一源,艾西塔尔很可能是由萨朗济演变而来。 历史 历史悠久的艾西它尔,波斯语为八条琴弦之意,是新疆皈依佛教时期的回鹘乐器。其外形与古代印度、尼泊尔一带流行的“萨朗济”非常相像。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和小提琴同出一源,艾西它尔很可能是由萨朗济演变而成的。长久以来,艾西它尔被历史烟云所湮没,是新疆早已失传的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乐器。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吾尔族著名的器乐演奏家、民间乐器制作改革家吐尔逊江才将其复苏,并使它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维吾尔族系列拉弦乐器。 吐尔逊江从小生长在南疆巴楚地区,这里是能歌善舞的多朗人的故乡,他从小就热爱民间乐器的制作和演奏。过去曾先后在新疆军区歌舞团、吐鲁番文工团从事器乐演奏,后调入新疆艺术学校任教。他喜爱维吾尔族民间乐器,并坚持乐器改革和创新工作达四十年之久,在常见的十七种维吾尔族乐器中,吐尔逊江已制作、改革达十六种之多。早在50年代初期,他就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佛教壁画中,发现了久已失传的弹弦乐器艾西它尔,后来又在自治区博物馆看到同类乐器图片,激起他复制改进这种乐器的兴趣。从50年代中期他开始研究和仿制以来,首先于60年代制成低音艾西它尔,经过二十个春秋、十三次试验之后,终于在1975年制作成功第一支高音艾西它尔,并于次年在全区文艺会演中以独奏形式登上音乐舞台,当时曾受到赛福鼎·艾则孜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的热情称赞。原新疆人民政府主席赛福鼎观赏演出后说:“这种乐器很好,音色优美,民族特色也很

词语分字解释

  • (hú)

    胡(鬍) hú(ㄏㄨˊ)

    (一)、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二)、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三)、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四)、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五)、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六)、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七)、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八)、姓。

  • 西(xī)

    西 xī(ㄒ一)

    (一)、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二)、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三)、姓。

  • (tǎ)

    tǎ(ㄊㄚˇ)

    (一)、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佛塔。

    (二)、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三)、姓。

  • (ěr)

    尔(爾) ěr(ㄦˇ)

    (一)、你,你的: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二)、如此:偶尔。不过尔尔。

    (三)、那,其(指时间):尔时。尔后。

    (四)、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五)、词尾,相当于“地”、“然”:卓尔。率尔(轻易地)。

胡西塔尔相关词语(所含汉字:西 )

胡西塔尔相关成语(所含汉字:西 )

胡西塔尔其他相关

按拼音查词语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2024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