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银行
词语解释
食品银行是欧美一些国家专门收集“已过保质期但未过保存期”安全食品的地方,然后把这些食品分配给各类贫困人群,既减轻了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压力,又避免了食品的不必要浪费。 食品银行,食品加工和销售进入工厂化生产时代,社会上存在大量浪费现象。超市中即将过期的食品以及剩余农产品需要销毁处理,既耗费人力和财力,而又无法满足一些群体日常的食物需求。因此欧美国家一些公益组织自发建立食品银行,收集那些卖不出去但还能食用的食品,发放给低收入人群。 世界上第一家食品银行——美国亚利桑那州圣玛丽食品银行联盟建于1967年,并很快在全美铺开。2006年阿根廷、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等四国的“食品银行”网络共同组建了全球“食品银行”网络,在18个国家开展工作。截至2011年,欧美国家约有160家“食品银行”。 运作模式 在具体运转方式上,食品银行除了接受企业和个人的食品和资金捐赠外,还可以成本价对菜农的滞销季节性农产品(蔬菜、水果等)进行收购,对超市剩余的“临界食品”和“过期食品”进行强制统一的收集、分类。对于保质期和保存期几乎相同的鲜活食品,如熟食、乳制品、面包、现制糕点等统一进行销毁处理;对保存期大大超过保质期的密封干货等食品,统一由“食品银行”收集并免费分发给会员。 食品银行会员可主要针对基本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覆盖的城市外来工作、生活和就学人群,如进城农民工、异地工作人群的未成年儿童、来自贫困地区异地就学的学生等。“食品银行”的消费对象不宜包括本地居民,否则可能严重损害食品市场秩序。“食品银行”可对会员资格实行一定的行为性约束,如不能在当地工作居住期间有违法记录等。 中国情况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法》,一旦食品超过“保质期”就不能销售,必须销毁或退回厂家。但一些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在“保存期”内仍可安全食用,作为废弃食品被强制销毁或处理,既增加企业负担也人为造成粮食浪费。中国基本具备成立食品银行的物质基础和社会需求,可在一些大中城市试点建立食品银行。 境外实践中非政府组织是食品银行体系
词语分字解释
- 食(shí sì yì)
食 shí(ㄕˊ)
(一)、吃:食肉。食欲。
(二)、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三)、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四)、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品(pǐn)
品 pǐn(ㄆ一ㄣˇ)
(一)、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二)、等级,种类:品名。品类。品色。品位。
(三)、性质:品质。品行( 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
(四)、体察出好坏、优劣等: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
(五)、指吹弄乐器:品箫。
(六)、姓。
- 银(yín)
银(銀) yín(一ㄣˊ)
(一)、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银子。银杯。银牌。
(二)、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 hāng )。银票。
(三)、像银的颜色:银白。银发( fà )。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四)、古同“垠”,边。
(五)、姓。
- 行(háng xíng)
行 háng(ㄏㄤˊ)
(一)、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二)、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三)、步行的阵列。
(四)、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五)、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六)、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七)、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食品银行相关词语(所含汉字:食 、品 、银 、行 )
食品银行相关成语(所含汉字:食 、品 、银 、行 )
食品银行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