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百合
词语解释
台风百合是2001年太平洋台风季中一个路径奇特的热带气旋,它四度增强及减弱,并三度急转弯吹袭冲绳岛,路径异常,并曾于冲绳岛以西及台湾岛等地几乎原地停留不动,在台湾与台风韦恩、纳德被并称为“侵台三大怪台”。详细解释 简介 台风百合(英语:Typhoon Nari,台湾译名:纳莉,JMA日本气象厅国际编号:0116,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临时编号:20W,名称来源:韩国,名称意思:百合花)是2001年太平洋台风季中一个路径奇特的热带气旋,它四度增强及减弱,并三度急转弯吹袭冲绳岛,路径异常,并曾于冲绳岛以西及台湾岛等地几乎原地停留不动,在台湾与台风韦恩、纳德被并称为“侵台三大怪台”。 主受灾地域:中国台湾 受灾人数:88人亡,13人失踪 路径 本段时间以协调世界时(UTC)为准;强度分级以世界气象组织分级叙述,故以下百合“数度增强为台风”的说法仅在该分级之标准有效,依台湾中央气象局的标准,百合增强为轻度台风后即始终维持台风的等级。 百合于9月6日清晨在台北以东约220公里处发展为一热带低气压,初时向东北移动,该日下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已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并于翌日早上掠过冲绳岛。百合于9月7日下午增强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当晚,百合急转弯并折返横过冲绳岛。横过冲绳岛后,百合于9月8日向西北移动。 9月9日,百合受到东北偏东方的台风丹娜丝影响,转向东南移动并增强为台风,直趋冲绳岛。翌日早上迅速减弱为一强烈热带风暴。9月11日,百合再次增强为台风,同时丹娜丝减弱,因此于9月11日及12日百合在冲绳岛以西附近几乎停留不动。 9月13日,百合向西北移动,并于翌日减弱为一强烈热带风暴及转向西南移动。9月15日,百合第三次增强为台风。 9月16日,百合登陆台湾东北角(21时40分UTC+8),并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向西南移动,翌日早上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并于下午减弱为热带风暴,在台湾上空滞留49小时后,9月18日晚从台南安平进入台湾海峡,随即并进入南海北部。 9月19日,百合转向西北偏西移动。翌日早上百合第四次增强,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其后中午百合在汕头西南面约60公里登陆,并减弱为热带风暴。百合于黄昏时份在香港北面约100公里掠过并进一步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百合在9月20日晚,也就是在太平洋上形成后的第15天,在
词语分字解释
- 台(tái tāi)
台(臺、檯、颱) tái(ㄊㄞˊ)
(一)、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二)、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三)、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四)、量词:一台戏。
(五)、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六)、姓。
(七)、桌子、案子:写字台。
(八)、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风(fēng fěng)
风(風) fēng(ㄈㄥ)
(一)、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二)、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四)、消息,传闻:风传( 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五)、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六)、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七)、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八)、姓。
- 百(bǎi)
百 bǎi(ㄅㄞˇ)
(一)、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二)、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 xīng )。
- 合(hé gě)
合 hé(ㄏㄜˊ)
(一)、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二)、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三)、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四)、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五)、总共,全:合家欢乐。
(六)、计,折算:合多少钱。
(七)、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台风百合相关词语(所含汉字:台 、风 、百 、合 )
台风百合相关成语(所含汉字:台 、风 、百 、合 )
台风百合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