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鳃的鱼。喻失意者。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上疏》:“鎩羽暴鳞,復见翻跃;枯杨寒炭,遂起烟华。”
暴鳞,是一个汉语词,指暴鳃的鱼。喻失意者。
暴 bào(ㄅㄠˋ)
(一)、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二)、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暴躁。暴跳如雷。
(三)、凶恶残酷的: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
(四)、横蹋,损害: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五)、鼓起来,突出:暴起青筋。
(六)、徒手搏击:暴虎冯( píng )河(喻有勇无谋)。
(七)、〔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
(八)、姓。
鳞(鱗) lín(ㄌ一ㄣˊ)
(一)、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
(二)、鳞状的:鳞爪( zhǎo )。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三)、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