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谓事理得到穷究。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 集注:“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宋 储泳 《祛疑说》:“大抵行持正法不过正心诚意而物格,本无心於奇怪之应,非如邪法之专於愚世骇俗、耸动见闻也。至於召雷而雷,祷雨而雨,此亦诚通物格之玅,自然而已,岂容以人伪参之哉!”
物 wù(ㄨˋ)
(一)、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二)、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三)、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格 gé(ㄍㄜˊ)
(一)、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二)、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三)、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四)、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五)、击,打:格斗。格杀。
(六)、推究:格致。
(七)、树的长枝。
(八)、至,来:格于上下。
(九)、感通:格于皇天。
(十)、变革,纠正:格非。
(十一)、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