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给。
《晋书·列女传·郑袤妻曹氏》:“ 袤 等所获禄秩, 曹氏 必班散亲姻,务令周给,家无餘貲。”
(二)、犹溃散。
《宋书·袁淑传》:“ 淑 上议曰:‘……围溃之众,匪寇倾沦;攻制之师,空自班散。’”
班散,读音为bān sàn ㄅㄢ ㄙㄢˋ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分给。
班 bān(ㄅㄢ)
(一)、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二)、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三)、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四)、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五)、定时开行( xíng )的:班车。班机。班期。
(六)、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七)、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八)、古同“斑”,杂色。
(九)、姓。
散 sàn(ㄙㄢˋ)
(一)、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二)、分布,分给:散布。散发( fā )。天女散花。
(三)、排遣:散心。散闷( mèn )。
(四)、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