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运。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闻国历惟燿,则藩伯缉其才;朝纬伊序,则方率司其度。”
(二)、由国家规定和采用的历法,一般指阳历。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的来信未到之前两天,即‘国历’一月一日上午……当蒙留下‘明前’与‘旗枪’各一包无误。”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民众在激昂的情绪中过了国历的新年,又到了废历的年边。”
国(國) guó(ㄍㄨㄛˊ)
(一)、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二)、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 yuè ㄩㄝˋ )。国药。
(三)、姓。
历(歷、曆、厤) lì(ㄌ一ˋ)
(一)、经过: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
(二)、经过了的:历程。历代。历史。历来。
(三)、遍、完全:历览。历数(shǔ)。
(四)、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