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匾额。挂在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题字横额。
宋 岳珂 《桯史·刘蕴古》:“ 吴山 有 伍员祠 ,瞰闤闠,都人敬事之。有富民捐貲为扁额,金碧甚侈。”《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血红的一座朱漆门楼,上悬金书扁额,题着‘寳莲禪寺’四个大字。” 鲁迅 《呐喊·白光》:“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竿和扁额。”
扁额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iǎn é,指匾额。
扁 biǎn(ㄅ一ㄢˇ)
(一)、物体平而薄:扁豆。扁担。扁圆。扁铲。
(二)、古同“匾”,匾额。
额(額) é(ㄜˊ)
(一)、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额头。额角( jiǎo )。
(二)、牌匾:门额。匾额。
(三)、规定数量: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