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蔟。十二律之一。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大蔟。”参见“ 太蔟 ”。
dà cù ㄉㄚˋ ㄘㄨˋ 大蔟太蔟。十二律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大蔟。”
大 dà(ㄉㄚˋ)
(一)、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二)、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三)、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四)、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五)、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六)、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七)、时间更远:大前年。
(八)、〔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九)、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蔟 cù(ㄘㄨˋ)
(一)、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蚕蔟。
(二)、古同“簇”,丛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