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远的地方。辟,通“ 僻 ”。
《荀子·王霸》:“则虽幽閒隐辟,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徵也。” 王先谦 集解:“辟,读为僻。”
(二)、屏退在一边。辟,通“ 避 ”。
《仪礼·士相见礼》:“退,坐取屨,隐辟而后屨,君为之兴。” 郑玄 注:“隐辟,俛而逡巡。” 贾公彦 疏:“《曲礼》云:‘就屨跪而举之,屏於侧。’”《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屨,隐辟而后屨。” 郑玄 注:“隐辟,俛逡巡而退著屨也。”
隐辟,偏远的地方;屏退在一边。
隐(隱) yǐn(一ㄣˇ)
(一)、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二)、伤痛:隐恻。
(三)、怜悯:恻隐之心。
辟 bì(ㄅ一ˋ)
(一)、君主:复辟。
(二)、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三)、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四)、古同“睥”,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