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乐音高急而壮猛。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賁之音作,而民刚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木铎》:“粗厉之音,形为乱象。” 刘师培 《文说》:“故黄沙白草,发为粗厉之音;海水天风,恍睹寂寥之境。”
(二)、形容说话声音粗大而尖厉。
茅盾 《追求》五:“ 朱女士 的本来略带哑涩的嗓音,此时简直成为极难听的粗厉的沙声了。” 许地山 《危巢坠简·归途》:“这个念头一起来,使她不由回头追上前去,用粗厉的声音喝着:‘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罢。’”
粗 cū(ㄘㄨ)
(一)、疏忽,不周密:粗心。粗疏。粗略。粗率( shuài )。
(二)、不精致,工料毛糙:粗糙。粗劣。粗料。粗纸。粗粮。粗制滥造。去粗取精。
(三)、长条东西直径大的:粗大。粗壮。粗重。粗实。粗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粗枝大叶。
(四)、颗粒大的:粗沙子。
(五)、声音低而大:粗哑。粗声粗气。
(六)、鲁莽:粗鲁。粗暴。粗野。粗犷。粗俗。粗笨。粗人。粗手粗脚。
(七)、略微:粗略。粗具规模。
厉(厲) lì(ㄌ一ˋ)
(一)、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 xíng )节约。
(二)、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三)、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四)、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五)、古同“疠”、“癞”,恶疮。
(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