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甘于贫穷。
《后汉书·蔡邕传》:“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唐 许浑 《送王总下第归丹阳》诗:“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明 邵璨 《香囊记·讲学》:“求仁未入 仲由 堂,安贫且卧 颜回 巷。”川剧《评雪辨踪》:“我随你来在寒窑,粮无隔夜,衣无数重,我安贫若素毫无怨言,算得全了不?”
安 ān(ㄢ)
(一)、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二)、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三)、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四)、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五)、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六)、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七)、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八)、姓。
贫(貧) pín(ㄆ一ㄣˊ)
(一)、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二)、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三)、絮烦可厌:贫相( xiàng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四)、僧道谦称:贫道。贫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