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化政治。
《后汉书·滕抚传》:“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承藉猛政,故可以和静致治” 刘孝标 注引《江惇传》:“ 山遐 为 东阳 ,风政严苛,多任刑杀,郡内苦之。”《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 宁 在 豫章 ,遣十五议曹下属城,採求风政;并吏假还,讯问官长得失。”
(二)、指政绩。
《后汉书·李固传》:“天下喁喁,属望风政。”《宋书·良吏传·阮长之》:“前后所莅官,皆有风政,为后人所思, 宋 世言善治者,咸称之。”《北史·元颢传》:“﹝ 顥 ﹞据有都邑,号令自己。天下人情,想望风政。自谓天之所授,颇怀骄怠。”
风(風) fēng(ㄈㄥ)
(一)、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二)、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四)、消息,传闻:风传( 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五)、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六)、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七)、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八)、姓。
政 zhèng(ㄓㄥˋ)
(一)、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二)、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三)、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