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各地所赠以助丧葬的钱币。
《礼记·檀弓上》:“ 孟献子 之丧,司徒旅归四布。” 郑玄 注:“旅,下士也。司徒使下士归四方之賻布。” 孔颖达 疏:“四方賻主人之泉布也。” 唐 权德舆 《朝议大夫赠太子太傅卢公行状》:“歷官俸赐,必振六姻之乏;即远裳帷,唯资四布之賻。”
(二)、向四方传布、散发。
《后汉书·隗嚣传》:“威命四布,宣风 中岳 。” 三国 魏 应瑒 《奕势》:“或假道四布,周爰繁昌;云合星罗,侵逼郊埸。”
四 sì(ㄙˋ)
(一)、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二)、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布 bù(ㄅㄨˋ)
(一)、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二)、古代的一种钱币。
(三)、宣告,对众陈述: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四)、分散到各处: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五)、流传,散播:布道。布施。
(六)、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
(七)、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