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府

wài fǔ

外府读音发音

词语:外府 (waifu)包含汉字:

首字母:W 首字拼音:wai

词语解释

(一)、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二)、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汉 刘向《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宋 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三)、外廷所设府署机关。《后汉书·孙程传》:“显(阎显)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躡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餘布处臺阁外府,凡百餘人。”
(四)、京都以外的州郡。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於中甸。”《南史·王勱传》:“王生 才地,岂可游外府乎?”唐 刘禹锡《代请朝觐》:“復加朝章,作藩外府,远违輦下,十有四年。”
(五)、外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两个人走到坊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把黄伞,两对红黑帽,一柄遮阳,一顶大轿。知道是外府官过,父子两个站在房簷下看,让那伞和红黑帽过去了。”

详细解释

(一)、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

《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二)、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

《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三)、外廷所设府署机关。

《后汉书·孙程传》:“ 显 ( 阎显 )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 。”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躡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餘布处臺阁外府,凡百餘人。”

(四)、京都以外的州郡。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於中甸。”《南史·王勱传》:“ 王生 才地,岂可游外府乎?” 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復加朝章,作藩外府,远违輦下,十有四年。”

(五)、外地。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两个人走到坊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把黄伞,两对红黑帽,一柄遮阳,一顶大轿。知道是外府官过,父子两个站在房簷下看,让那伞和红黑帽过去了。”

百度百科释义

外府,我国古代名词。结合上下文有多种含义,如官名、机关、州郡等,常见于古籍之中。

词语分字解释

  • (wài)

    wài(ㄨㄞˋ)

    (一)、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

    (二)、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三)、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四)、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五)、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六)、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七)、关系疏远的:外人。

    (八)、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zhuàn )。

    (九)、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 (fǔ)

    fǔ(ㄈㄨˇ)

    (一)、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二)、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三)、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四)、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

    (五)、古同“腑”,脏腑。

外府相关词语(所含汉字: )

外府相关成语(所含汉字: )

外府其他相关

按拼音查词语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2025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