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狂顽劣的少年。
《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孔颖达 疏:“狂童,谓狂顽之童稚。” 朱熹 集传:“狂童犹狂且,狡童也。” 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
(二)、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 唐 韩偓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诗:“狂童容易犯 金门 ,比屋齐人作旅魂。”
狂童注音是ㄎㄨㄤˊ ㄊㄨㄙˊ,拼音是kuáng tóng
狂 kuáng(ㄎㄨㄤˊ)
(一)、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二)、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三)、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童 tóng(ㄊㄨㄥˊ)
(一)、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二)、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三)、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四)、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五)、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六)、古同“瞳”,瞳孔。
(七)、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