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禁忌。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三国志·吴志·孙奋传》:“昔 汉 初兴,多王子弟,至於太彊,輒为不轨,上则几危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其后惩戒,以为大讳。”
(二)、谓天子之死。
《魏书·礼志三》:“伏惟远祖重光世袭,至有大讳之日,唯侍送梓宫者凶服,左右尽皆从吉。”《魏书·张彝传》:“及輦驾之返,膳御未和,续以大讳奄臻,四海崩慕。”
大 dà(ㄉㄚˋ)
(一)、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二)、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三)、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四)、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五)、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六)、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七)、时间更远:大前年。
(八)、〔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九)、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讳(諱) huì(ㄏㄨㄟˋ)
(一)、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讳言。讳匿。讳饰。忌讳。隐讳。直言不讳。讳疾忌医。
(二)、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讳。